四、 清明節

四、       清明節


圖片來源:健康2.0

(一)       由來

原本國民政府明定清明節並不放假。
1935年 政府明定4月5日為「民族掃墓節」,只紀念並不放假。
1972年 政府將「清明節」改訂為國定假日,放假一天。
1975年4月5日蔣中正過世,將蔣中正逝世紀念併於此日舉行。
此後,愈來愈多宗族依其祖俗、並顧慮到現代社會工作假期的配合,
而選在清明節齊聚祭祀。
在清明節這一天掃墓、祭祖,遂在臺灣成為文化習俗之一。

 

()        日期

清明節的時間為春分後的第15天,2024年的清明節為4月4日。

 

()       清明節傳統習俗










圖片來源:恆香

◉ 習俗一:掃墓 ◉ 
清明節最為人熟知的習俗就是掃墓!
傳統認為祖先的墓碑與後代子孫的興衰有相當大的關聯,
而後代子孫將祖墳上的雜草進行清理,
並獻上花果、線香進行祭拜的行為就稱為掃墓。

◉ 習俗二:掛柳枝 ◉ 
因清明正是柳樹抽枝發芽的時期,且柳樹的生命力頑強、容易生長,
所以插柳枝、編成柳帽或飾品戴在頭上、掛在門前就被民間作為避邪之用。

◉ 習俗三:吃潤餅、青團(草仔粿、艾草粿)
這是源自於寒食節的習俗,寒食節不能生火,所以吃潤餅、草仔粿等冷食,
寒食節與清明的時間相近,
因此寒食的活動就沿續到清明也成為民間清明習俗之一。

◉ 習俗四:踏青出遊 ◉ 
三月正值春天,好天氣的日子就適合全家出遊野餐,
且古時候婦女被規定平日只能在家相夫教子,沒特別原因不許出門,
在清明時婦女就被允許穿新鞋出遊一起欣賞風景,稱為「踏青」。

◉ 習俗五:放風箏 ◉
過去會將希望解除病痛、消災解厄的願望寫在風箏上並放上天空,
達一定高度後就會剪斷風箏線,象徵病痛和災情會隨風而逝。
但因不環保、會產生環境垃圾等問題,
所以建議還是象徵性的放風箏,不要剪斷風箏線喔!
 

(四)       清明節掃墓要準備的供品有哪些?

清明祭祖,除了準備祭拜祖先的供品,
還須準備后土(土地公)及地藏王菩薩的供品喔!

祭祀土地公(后土)之供品

三牲(雞、豬、魚)、紅蠟燭、壽金、茶葉、酒、四方金(刈金)、綜合粿(紅龜粿、草仔粿、麵龜等)

祭祀地藏王菩薩之供品

水果、餅乾、飲料、壽金、四方金(刈金)

祭祀祖先之供品

鮮花、水果、三牲、素菜、蝦、麵龜或米糕、祖先生前愛吃的食物、蛋、銀紙或四方金

 

(五)       清明節掃墓祭拜流程

      雙手合十祭拜祖先,告知要為其整理房子後,清除雜草並清理墓地。
      將五色紙用石頭或土塊壓在祖墳上面(人稱「掛紙」),象徵為祖先修繕屋瓦。
③      便擺上供品。
      焚香(三柱)先拜后土。
      拜完後燒壽金給后土。
      祭拜祖先前須推派一人恭請歷代祖先。
⑦      焚香(二柱香)祭拜,過三巡(香約剩三分之一時)後,
          雙手捧起銀紙向祖先稟報後化之。
      禮成收捨好供品。
      最後在墓碑把雞蛋打碎,蛋殼則撤在墳上表示送舊迎新。
          並帶走清除的雜草,切勿棄置於周邊的墓地,以免犯忌。

 

(六)       清明節禁忌

   除了衣著整潔、言語謙遜外,
  切勿隨地便溺隨意哼歌,
  切記切記千萬禁止以下三項動作:
         ✘ 勿踩「墓龜」
         ✘
勿踩「金爐
         ✘
勿踩「墓碑」

圖片來源:守護南山公墓青年陣線臉書
 

(七)       清明掃墓注意事項

       以下五點須注意
1.    鮮花:祭祀時以百合、桃花、李花等白色系花朵為主,
       不得用玫瑰、薔薇等帶刺且豔麗的花祭拜,
       傳統上認為好運會被擋住。
2.    不得作為供品之水果:
     (1)李子、鳳梨:旺來。
     (2)香蕉、龍眼、荔枝、葡萄等成串水果:人命、厄運成串。
     (3)釋迦:形似釋迦牟尼佛的頭部。
     (4)多籽水果:表示多心不專一。
     (5)準備水果以單數種為主。
3.    衣著:應不過於豔麗、以素面、暗色系為主,以示對前人的尊重
4.    勿照相:據傳會帶來厄運,也避免拍到他人的墳墓
5.    燒金紙:燒金紙時,不可去撿落到別人墳墓的金紙,以免打擾他人

 

以上言論及圖片僅供參考,不代表本台立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