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港媽祖出巡延傳百年,每年燃放的鞭炮都以千萬元計,尤其北港生意人傳有古諺「愈放愈旺」,加上各神轎有「呷炮呷愈多保佑愈多」的傳統,所以鞭炮一年比一年放得多,近年來,連許多外縣市的生意人或企業界也都參與鞭炮行列,使北港的炸轎和犁炮,和炸寒單爺及鹽水蜂炮,併稱為台灣三大炮。
因過去北港街道到處都可放鞭炮,加上鞭炮量愈放愈多,不僅清理困難,也有安全之虞,因而北港鎮公所於五年前開始設立鞭炮區,把放鞭炮集中在較寬敞的路段,一方面利於清理炮灰,一方面方便客安全賞炮。
由於去年北港媽祖因疫情停辦,今年復辦使各地湧進放鞭炮的人愈多,炮量也大增,通常炸轎是把1、20箱最多到4、50箱鞭炮置於轎底一次燃放,火光四射,烈熖沖天十分震撼,犁轎則是用古老農具鐵犁烤紅點燃,昨天網路出現六媽神轎一次「吃」120箱鞭炮,可能刷新歷年來記錄,鞭炮堆高及腰相當驚人。
每年參與神轎隊的轎伕,是由來自四面八方的年輕人組成,少則數十人,多則百餘人,這群超強的「紅衫軍」,只要朝天宮媽祖要出巡,他們即主動號召各路人馬成軍,尤其每年農曆3月19、20日兩天的出巡日,從早炸到晚,往往才剛入廟又得趕著出廟,一天睡不到三小時,或有在朝天宮神殿稍作休息,就馬上得出任務,每個人炸得衣破褲裂滿身黑灰,但心情卻愉悅,這種為神明奉獻的精神,令人讚佩,也讓人感受宗教力量的偉大。



